第1845章 鬼子工兵-《佣兵1929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只是,日本陆军研究所最初拿出来的九八式地雷探知机可靠性很低,对使用环境要求颇高,绝对是磕碰不得、吹弹得破的宝贝。

    而且关键是个头还不小。虽然测试时号称单人可背负,但是参与测试的官兵认为这东西马驮着都嫌太重,“皇军”士兵那小体格还真承受不了。日本工兵对这个全重达20公斤的铁箱子始终提不起兴趣,装备的数量更是聊聊无几。

    第3师团其实还是装备了两台九八式地雷探知机的。只是这两台机子还没使用就在运输途中出现了损坏,根本派不上用场。

    所以现在鬼子们还是用最原始的探雷针来排雷。

    小岩井凛曹长算是第3师团工兵联队比较资深的老兵了,早在朝鲜服役期间就有过排雷的经验,所以他自然就成了排雷分队的一员,天才蒙蒙亮就来到了紫金山下。

    他现在心中很是振奋,因为他才排查了十几分钟的时间,就连续探测到了三颗跳弹贝蒂,而且还成功取出让手下运送了下去。

    对于跳弹贝蒂,日军现在已经不算陌生。

    早在几年前的长城抗战中,日军就获得过佣兵团当时埋设的部分地雷,并很快运回国内进行了研究后,将这种地雷的特征和特点都印成了小册子,让全军的工兵学习。

    而小岩井凛这个鬼子对地雷的研究还颇有几分天赋,对于地雷的埋设地点,以及如何探知和排除,都有相当丰富的经验。

    现在他正慢慢匍匐前进,手里的探雷针则是间隔几十厘米就朝着前方的土里探入。而他的左右两边各30米处,也有两个鬼子用探雷针在对着地面指指戳戳。

    这个排雷小组的人员间隔也是有讲究的。由于跳弹贝蒂的杀伤范围是20米,万一有谁不小心引爆了地雷,也不会波及到其他人。

    像紫金山这种大面积的雷区,工兵也不可能精确到将每一颗地雷都排除,被遗漏的少数地雷,那就只能看谁倒霉踩上了。

    所以小岩井凛他们这个小组前进的速度还不算太慢,已经越过了第一个雷区,开始向更高处探测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小岩井凛曹长手中的探针突然顶到一个硬物。

    他心里就是一跳,但却是并不急躁,而是按照跳弹贝蒂的体积,在左右又轻轻刺探了几次,这个硬物的体积大小就在脑海中形成。

    “吆西!”

    小岩井凛知道这就是一颗如假包换的地雷,埋进土里的深度也就10厘米不到,自己的第4个战果就要来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